作者
王強:聯(lián)想控股人力資源部總監(jiān)
A公司是一家全國性的金融機構,十年來,陸續(xù)在各省設立了分公司。幾年前,廣東分公司總經(jīng)理職位空缺。公司經(jīng)過考慮,把時任云南分公司總經(jīng)理龐先生調到廣東任職。
調任之初,公司對其寄予厚望。因為龐先生成長于一線,曾經(jīng)在A公司近百個市級機構中業(yè)績優(yōu)異,脫穎而出。由于其驕人業(yè)績和強烈的進取精神,被直接晉升為云南省分公司總經(jīng)理,負責籌建云南分公司。在這個職位上,他更是異軍突起。從開業(yè)之初就一路領跑,不斷超越對手,使云南成為公司的一匹黑馬,他的管理方式也經(jīng)常被作為經(jīng)驗分享。
而廣東分公司,是A公司成立最早的分公司之一,幾年來業(yè)績一直不溫不火。相比于廣東富裕的人口和繁榮的經(jīng)濟,它的表現(xiàn)顯然達不到公司期望。于是,公司決定將龐先生這位悍將調任廣東,希望他能在核心市場上復制云南成功的經(jīng)驗。
然而,三年過后,廣東的業(yè)務和隊伍,不僅沒有增長和改善,反而大不如三年前。員工離職、成本高企、內部派系,給公司帶來巨大的虧損,龐先生本人最后也黯然離開。
為什么一個看起來順理成章的人事決策,會落得如此結果呢?為什么同一個人,在同一家公司同一類職位上,也會“淮南為橘,淮北為枳”?
這就是選拔人才的挑戰(zhàn)。
環(huán)境在變,市場在變,人也在變。如何把握這些變化,選到最合適的人,達到“人與事的匹配”,是企業(yè)在人才選拔方面面臨的挑戰(zhàn)。
4C流程(見圖1),即:解事(Clarify)、廣攬(Collect)、慎選(Choose)、輔導(Coach),是筆者基于相關的人才選拔和管理思想方法,并結合自己十多年HR工作的經(jīng)驗,提出的一套在實際工作中行之有效的人才選拔方法。4C流程有助于CEO在日益多變的挑戰(zhàn)面前,做出正確的人才選拔決策。
圖1:人才選拔的4C流程
4C流程是什么?
4C人才選拔流程中的“解事”,主要是對所要完成的任務以及相關影響因素的分析,側重在“事”的方面;“廣攬”和“慎選”,主要是人員選拔過程中的一些方法、理念和原則,側重在“人”的方面;“輔導”,則是通過CEO的領導力和制度化的力量,幫助架起“人”和“事”匹配的橋梁,讓“人”和“事”更匹配。
4C人才選拔流程,最大的特點是從CEO視角,而不是技術視角來進行人才選拔。我們知道,對CEO最大的資源制約就是時間。4C流程,就是讓CEO能夠把握人才選拔過程中的關鍵點,能夠效率最高、效果最精準地對公司重要崗位的人才進行選拔,而不是讓CEO成為HR技術專家。
解事
“解事”,就是希望對該職位的理解,能夠如庖丁解牛一樣,認識到每頭牛都是不同的,既要了解牛體的結構,還要了解內部的肌理筋骨,才能游刃有余。
具體可用“四維解事模型”(見圖2)對某一具體職位進行分析。
圖2:四維解事模型
用“四維解事模型”分析本文開頭的那個案例,就會發(fā)現(xiàn),廣東和云南總經(jīng)理的職位,雖然是同一公司同一類型同一層級的職位,從職位說明書和能力模型來看,應該是一樣的。但具體的工作內容差別卻較大:廣東是核心市場,競爭主體多,且對手實力強,市場高度成熟,競爭激勵,要想實現(xiàn)高增長不容易。公司內部是老團隊,要承接歷史,工作按部就班,講規(guī)則,是職業(yè)經(jīng)理人的管理文化。而云南是新市場,競爭主體少,市場處于草莽階段,團隊人員規(guī)模小,而且大部分都是總經(jīng)理自建的,創(chuàng)立者的個人風格對團隊有重要影響。
利用“四維解事模型”不僅能夠對這兩個職位進行場景化的模擬,還可以評估在每個具體的維度上,候選人的能力是否具有可遷移性,而不是想當然地籠統(tǒng)復制以往的經(jīng)驗。
廣攬
廣攬是指一定要找到若干符合條件的人選,進行比較。
“若干”的好處在于:第一,避免先入為主。在沒有比較的情況下,最好不要對某個人有“就是他了”的心理。
第二,在競爭比較中,不僅能夠放大公司選人的視野,也可以讓企業(yè)對崗位職業(yè)要求有更新、更深刻的了解,更有利于發(fā)現(xiàn)更合適的人選。
如果沒有“廣攬”比較,我們也能找到符合崗位要求的人。但是通過這樣的“廣攬”比較,我們就有機會發(fā)現(xiàn)超越企業(yè)認知的人才,帶給企業(yè)額外的驚喜。
現(xiàn)實中,在操作環(huán)節(jié)可能更普遍的問題是,找不到“若干”個合適的候選人。怎么辦?
大多數(shù)的人事決策,特別是重要的人事決策,一般都有醞釀思考的時間。而HR需要做的,恰恰是要能從CEO的視角,發(fā)現(xiàn)這些“重要而不緊急”的事情,并把工作有序開展起來。這些工作包括:針對企業(yè)內部,定期進行人才盤點,將人才梯隊建設制度化,持續(xù)對內部優(yōu)秀人才進行跟蹤評估。在外部,不斷充實外部人才庫,不斷完善人才地圖。這些工作,功夫在平時,并不顯山露水,但到用時,就能派上大用場。
慎選
“慎選”的關鍵,不僅在于測評技術和評價技巧,更在于對選拔人才的理念和原則的堅守。
關于“慎選”,主要有以下四個原則需要堅守。
原則1:關注歷史
原則2:用人所長
原則3:不可存在致命短板
原則4:理智重于情感
輔導
扶上馬,送一程,是中國特色的人事安排。雖然非常“中國特色”,但其思想?yún)s與管理理念中的輔導一脈相承。對于人員上任初期的輔導,除了上級直接輔導外,公司還需要建立相應的制度性安排。
談到輔導,經(jīng)典的案例就是聯(lián)想的柳傳志對楊元慶的輔導。代表性的例子,是1994年楊元慶初任聯(lián)想微機事業(yè)部總經(jīng)理時,柳傳志給楊元慶的一封信。這封信非常集中地體現(xiàn)了一個好的高管對新任管理者輔導的幾個要點。
首先,開篇反思自己。“元慶: 來香港后,雖然任務繁重,但對你的情況仍不放心。自我檢查后,覺得這幾年和你溝通少,談的都是些你要解決的具體問題??陀^原因是你和我都忙,主觀原因是沒有特別注意我們之間溝通的重要性。”這樣的開場,想必任何人都會為之動容,都能感受到真誠和尊重,絕不會發(fā)生通常輔導中發(fā)生的防范和抵觸心理。
接著,談到目的和目標。在這封信中,柳傳志提到此次與楊元慶要探討的是:“年輕的領導核心應該是什么樣子?”柳傳志在信中明確提出了對楊元慶的定位,“我是希望向這個方向去培養(yǎng)你的”。同時指出了他的優(yōu)點:“事實證明了你的能力和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上進精神。”
再下來,讓被輔導者自己思考和反省。在談完目標和優(yōu)點后,一般人會認為至此算是鋪墊完成,可以提出對方的缺點期望對方改進提高了。但是,柳傳志沒有這樣做,他沒有指出楊元慶的不足,而是提問:“你在這時候,應該如何考慮呢?我覺得應該總結出自己真正的優(yōu)點是什么?自己的弱點是什么?到底聯(lián)想的環(huán)境給了你哪些支持(這能使你更恰如其分地看待自己的成績)?主動向更高的臺階邁進要注意什么?”從輔導技巧來說,這幾個問題,是教練的精華所在。作為管理者的學習成長,主要是來自自己的思考和反省,而教練的職責,是引導他自己能夠察覺,建立責任和自信,而不是告訴他結果。
回到自身責任。提出問題之后,柳傳志又談到自身責任,就是“我對你要做的事”。值得注意的是,柳傳志在這里談到的不是要求對方做什么,而是“我要對你做什么”。又一次強化了同理心、平等和尊重。
最后,希望得到反饋。“下面是我想從你那里得到的信息。”同樣,在這里,并不是要求對方答應做什么,承諾什么,而只是希望得到反饋。
這封信通篇看不到任何高高在上、指責、指令和說教,而是飽含情感,充滿關愛,是坦誠、平等的交心。這就是助人成事的胸懷和“潤物細無聲”的輔導境界。
任何人,在其職業(yè)生涯發(fā)生重大轉變的時候,如果能得到前輩領導的用心輔導,是非常幸運的。但這種幸運,往往可遇不可求。
公司可以在此之外,建立制度化的安排。比如,華為就有新干部上任的“90天轉身計劃”。這個計劃包括三方面內容。一是角色認知。這是華為要求新干部們必修的培訓項目。這個項目會幫助你分析,在新的管理崗位上,你要承擔哪些關鍵角色(Who are you),為了履行好這些關鍵角色,你應該展現(xiàn)哪些關鍵行為(How todo),以及為了支持這些行為,你要發(fā)展哪些方面的能力(Where you go)。二是轉身教練。在90天內,華為的每一位新干部身邊,都會分配一位除了導師以外的管理教練。教練會幫助你規(guī)劃90天轉身期內與上司的五次關鍵談話,并提供談話清單。更重要的是,轉身教練會與你一起,找出那個能夠最快幫助你在新崗位上做出績效結果的Quick win目標。三是任前管理。90天之后,華為新干部會被要求帶著他的成果,參加一個叫做任前審視或轉正答辯的會議,只有那些能夠笑著走出會議室的新干部們才能最終走馬上任。這些制度化的安排,可以使每個任職者有正規(guī)渠道得到所需要的幫助,也可以讓CEO通過多種渠道及時了解任職者的狀態(tài),并有針對性地進行輔導。
聯(lián)系
Contact
服務熱線 : 010-68988613
辦公地址 : 北京市海淀區(qū)
工作時間 : 周一到周五 9:00-18:00
明德經(jīng)綸大學